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服务项目

服务项目

室内分析平台

所级公共技术服务中心,主要管理大型仪器和各学科普遍需要、通用程度较高的仪器设备,为冰川、冻土、沙漠、高原生态、油气地质和资源环境信息等研究领域提供实验方法和测试数据。为解决国家西北地区在生态、环境、资源、农业等领域的重大问题提供科学依据、技术支撑和决策支持

目前拥有稳定性同位素质谱仪、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离子色谱仪、激光粒度仪可以进行水体、土壤样品的常量、微量元素及阴阳离子等指标的分析。

 

仪器展示:

 

激光剥蚀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

适用于应用领域广泛的各种样品的元素分析,同位素分析等,满足土壤,水质以及生物样品分析等。目前主要测试元素有:

 Li锂、Be铍、B硼、Al铝、Sc钪、Ti钛、V钒、Cr铬、Co钴、Ni镍、Cu铜、Zn锌、Ga镓、As砷、Rb铷、Sr锶、Y钇、Zr锆、Nb铌、Mo钼、Cd镉、In铟、Sn锡、Sb锑、Cs铯、Hf铪、Ta钽、W钨、Pb铅、Bi

镧系:La镧、Pr镨、Nd钕、Sm钐、Eu铕、Gd钆、Tb铽、Dy镝、Ho钬、Er铒、Tm铥、Yb镱、Lu

锕系:Th钍、U

 

离子色谱仪

离子色谱主要用于环境样品的分析,包括地面水、饮用水、雨水、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酸沉降物和大气颗粒物等样品中的阴、阳离子,与微电子工业有关的水和试剂中痕量杂质的分析。

目前主要测试离子为:

阳离子 : Na+、NH4+、K+、Mg2+、Ca 2+

阴离子 :F-、CL-、 SO42-、NO3-

 

 

总有机碳分析仪

 

 

通过燃烧氧化法将液体或固体样品中的总有机碳充分氧化,生成二氧化碳 CO2;测定新产生的CO2的含量,并利用二氧化碳与总有机碳之间碳含量的对应关系,从而对各种样品中总有机碳进行定量分析。

低温 X射线衍射系统

 

 

主要用于固体粉末中矿物化学成分及各种微量元素的测试分析,包括土矿物材料相变过程中化学成分变化的研究,冻土区表层环境化学成分鉴定等。

 

 

野外检测平台

目前已建成野外定位观测网络3套,定位观测站点63站,其中开路涡动与环境梯度观测点17站,3米气象观测站27站,雨量观测点21站。同时建设便携式野外装备调度中心和实地测绘机组,拥有三维激光扫描仪、探地雷达、地物光谱仪及长续航的无人机平台等,为统筹开展研究院野外第一手数据的获取提供技术支持。

 

仪器展示:

 

风温廓线仪

 

 

 

主要用于低空大气运动观测。 1260M无线电信号,可观测低空500米—3000米范围内大气的水平运动。垂直空间分辨率100米,时间分辨率10分钟-60分钟,峰值功率2千瓦,平均功率600瓦,无人值守式工作,一体式设计,便于吊装移动。

冰湖联测系统

 

 

主要用于在静水(流速小于 3m)的河道、湖泊测量水下地形测量。

无人飞机测图系统 -无人机系统

 

包含主要部件雷达系统、多线激光传感器、定位定姿系统,主要应用于地球科学的地面地形高程测量

 

 

 

工程技术平台

工程技术平台包含了冻土试验工程平台、风沙防治工程平台和生态修复工程平台,其中冻土试验工程平台由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测试部组建,是我国最早开展冻土学研究的技术支撑平台,是具有持续科技创新与发展能力、特色鲜明的国家冻土工程基础和应用研究基地。它的支撑领域是土、岩等介质的冻融过程及其相关的物理、力学、化学和生物过程、特性、机理和模式,及其在工程、环境与资源上的应用。风沙防治工程平台以风沙过程为研究对象,瞄准沙漠环境演变、沙漠化(包括沙尘暴)过程及其防治等与人类生存密切相关的国际科学前沿和国家目标,积极参与国家生态环境建设和国民经济重大工程建设,为林业、农业、环保、交通和国防等部门作出重要贡献。

 

仪器展示:

 

气相色谱 -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联用仪

 

适用于小分子、易挥发、热稳定、能气化的化合物的分析。能对目标化合物进行高灵敏度、高选择性的筛查和对痕量化合物的准确定量,适用于农药、兽药、违禁添加物,食品、化学污染物等残留物的准确定量分析及有机合成、生物化学、天然产物等的定性研究。

裂变径迹测试分析系统

 

 

测量裂变径迹年龄和热历史参数。显微放大倍数 1000,COMS分辨率2048x2048,平台步进最小10nm,软件具有径迹自动识别和统计功能。主要用于构造地质、地貌、油气勘探等领域。

土体冻融成冰过程动态分析系统

 

可进行开放、封闭条件下的冻融过程试验,该设备将核磁共振技术与实验室自主研发的冻融实验仪有机结合,可实现岩土介质成冰作用过程水分迁移和冰层分布的实时动态变化过程的测量。

 

 

 

地学大数据平台

统筹管理研究院观测、实验、计算的科学数据。目前已建成为国家数据中心和中科院院级数据中心。

 

仪器展示:

 

丝绸之路生态环境计算模拟与大数据分析共享平台

 

 

 

地球化学分析平台  

油气地球化学研究室主要开展与油气地质研究领域相关的应用基础研究。以现代地球化学分析技术为手段,发挥地质学和地球化学等多学科综合优势,开展油气资源勘探基础理论和关键探测技术研究,探索复杂地质条件下油气形成的物质基础、演化过程、分布和成藏规律,为我国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以及勘探新方向、新领域的确定提供基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的理论和技术支持。

 

仪器展示:

 

压孔隙度渗透率测量仪

 
 

 

 

进行测量岩心孔隙体积、孔隙度、渗透率以及地层真密

全二维气相色谱 /飞行时间质谱仪

 

主要用于环境及生物样品等复杂基质中 PCDD/Fs、多氯联苯、多环芳烃、多溴二苯基醚、毒杀芬、有机卤化物、农药及其代谢产物的目标组份分析、族组份分离、指纹图谱构建、未知物鉴定等。

激光共聚焦拉曼光谱仪

 

LabRAM HR Evolution不仅能为化学和结构鉴定提供高信息含量的光谱,并且在亚微米尺度可获得极高空间分辨率的结果。同时适用于显微与大样品测量,具有先进的2D和3D共焦成像性能。真共焦显微光路保证快速、准确地获得最精细的光谱图像提供便捷的分析模块。

 

 

 

岩矿物性分析平台

页岩气实验室目前拥有的 ISOSORP-HP III Static磁悬浮天平高压等温吸附仪,ASAP2020比表面积测定仪、AUTO Pore 9500全自动压汞仪、SPEC核磁共振岩样分析仪、PorePDP-200覆压孔隙度渗透率测量仪五台(套)仪器设备。可以对地质样品(页岩、泥岩、砂岩、煤、单矿物等)、人工合成样品的0.35nm至微米级孔隙进行分析测定,对样品孔隙体积、比表面积、孔径分布、孔隙度、渗透率等参数进行定量评价;对地质样品和人工合成样品在0-70MPa压力范围内特定气体(甲烷、氮气、超临界二氧化碳)的吸附性能进行定量评价。

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可对样品实现超高分辨率的微观形貌观察,利用氩离子抛光系统 (配备有液氮冷台)对样品进行扇形截面和平面抛光,可实现对页岩纳米孔隙的观测。

 

仪器展示:

 

X -射线衍射仪

 

可以进行材料的物相鉴定及定量分析以及研究材料原子尺度结构;应力、织构、取向度和结晶度的测定;薄膜物相及物性分析等。应用于石棉、游离氧化钙等定量分析、工业原材料品质管理、大学、科研等。

流体岩石相互作用模拟仪

 

 

成岩模拟仪实现的高温高压模拟实验技术,在实验室内可开展盆地深层高温高压条件下,地层中流体与岩石相互作用过程。可以对不同演化阶段的储层岩石与各种类型的流体进行不同温度和压力条件下的模拟实验。实验阶段可以给系统添加流体或排出流体。通过实验前后岩石的孔渗、孔隙结构等参数与流体的物理化学性质的差别,提供储层岩石与流体变化的评价参数

 

高温高压模拟仪

 

高温高压模拟仪实现的温压动态控制实验技术,是基于研究区源岩所经历的构造演化史、热演化史和埋藏史,逼近地质实际的生烃和排烃环境条件下,在实验室内,模拟地层中有机质生烃过程。可以对不同有机质类型与不同性状的烃源岩样品进行不同温度和压力条件下的模拟实验。与常规高压釜相比,该设备采用外部机械加压模拟围压和静岩压力,并通过高压电动泵和高压中间容器实现孔隙流体加压,最终实现封闭或半封闭模拟体系。实验后可收集和定量固体、液体和气体产物,提供烃源岩评价参数,从而评价烃源岩的油气生成潜力。